每年有两次的机会给齐鲁工业大学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同学上党课,每一期都有300多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堂,把全校最优秀的一群同学聚集到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的那一份专注,那一份期待,都会带给讲台上的我无限的动力。这是学校最好的课堂,我会精心准备一个制作精美而又逻辑严密的课件,把心中想跟同学们交流的话充分的表达出来,做一次倾情的演绎。授课的过程中,只需一次目光的交互,就能感觉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我高中语文老师迟老师送给我们班的毕业赠言。他说这句话的本义是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会做很多尝试和挑战,但是能坚持下来养成习惯的非常的少。27年来,我常常用这句话检视自己的行为,发现真的如此,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事儿很少。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事儿,虽然未能坚持到底,但哪怕只有几年的时间,也能在某个阶段取得一定的成就。

  9月12日,山东卫视《齐鲁先锋》节目播放了我的专题片《姜洪雷:躬身笃行,成己达人》,5分钟的片子讲了我最近坚持做的几件事,献血、跑步、党课,10分钟版本的另外讲到写作,事本平常,人人皆可为之,但我之所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是因为我把它们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而且比别人做得更执着一些,这也见证了坚持的力量。本文是这部专题片的注解。共4个部分:献血、跑步、写作、党课。文章很长,谢谢您的耐心。献血献血让我获得了很多的点赞。眼看着血从自己的身体流出,每个人会有本能的恐惧感,克服这份恐惧并不容易。献血是否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有很多顾虑。献血无偿,用血有偿,更有很多误解。由此种种原因,导致献血者寥寥,总人口占比不足适龄人口的百分之二。多数人不了解,远观,看到的是表面的数字、57次,22400毫升,相当于4个多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这些数字对于不熟悉献血的人来说,是挺震撼的。所以,大家会敬佩,但未必会追随。

  但在我们献血圈里,不说年龄长一些的大洪哥、张立国、房泽岸,单说献血小子贾增光,比我年轻十七八岁,献血次数和数量都碾压我。而年轻后生大三学生张晓岗,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已经超过1万毫升,未来的成就将远远超过我。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外行,看到的是表面的热闹。 一、个人的坚持累积到这个献血量,靠的是坚持。坚持的过程也不是连贯的。并非如片子中用词“坚持献血26年”,准确表达是:“26年前献过血,现在仍在坚持”。1993年大学阶段第一次献血200ml,直到8年后才有第二次献血,当时是在泉城广场遇见了献血车,看到车上的标语说O型血很紧张,就上去了,后来,如果遇到献血车且自己方便,就上车去献血。没有刻意去找献血车。献血时肯定不会想到要回报,需要回报意味着自己或家人遇到危险。2009年,抢救我母亲时还真用上了。母亲没能抢救过来,但没有耽误用血,这是悲伤遗憾之后的慰藉。处理完后事,回济南后到山东省血液中心,用自己献过的11个单位的血报销了2000多元的用血费用。由此更加认识到血液的宝贵,从被动变为主动找献血车,献血次数也明显增加了。到2014年后,基本摸清了献血车的位置和出现规律,每年2次,连贯起来了。 2017年开始捐献血小板,走上了快速化轨道,2018年22次,接近极限量。成为一种习惯和强制的目标。投身这个领域还是太晚了,要是早有人引导我捐献血小板,贡献量会大的多。而余生奉献热血的时间也不多了,到献血的最高年龄60岁,还有15年,如果坚持到底,献血量可以达到10万+。无偿献血,收获内心的一份安慰,也能救人,这事儿,个人必须需坚持。

   二、达人的途径献血之“达人”有三层含义,一是所捐血液会帮助到别人;第二层含义是动员别人献血,一个人献血容易,动员别人献血不容易;第三层含义是让自己动员的人通过献血行为达到自我的认同和情感的升华。前20年献血13次,都是一个人默默做,献血证自己收藏起来,偶尔拿出来清点一下,一本本鲜红的献血证摆在眼前,为自己的善行义举感到自豪。但献血这事儿没有跟别人讲起过,QQ动态也没发过。不为人知,不想被人知,怕打扰了别人的生活,这大概是当时的心态。后来终于突破了自我,开始逐步做一些献血宣传工作。仔细梳理了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动了不少脑筋,找了不少有效的途径。 途径1,独自呢喃2014年9月27日,朋友圈转发了新京报《媒目“拼血”背后凸显血荒现实》,“是爷们撸一把袖子,献一次热血,就没有血荒了。说大道理的人多,践行大道理的人少。”这条朋友圈无人点赞。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个人空间做献血宣传。由此从一个献血者变成了献血的宣传者。 2016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第一次在朋友圈晒个人献血。今天刚知道614是世界献血者日。第一本献血证是1993年学生时代的。从热血青年到中年,17个本子见证了付出,也数出了亏欠(每年2次的话,还欠28次)。在有余力的时候不要吝惜,人总有困难需要别人相助的时候。回报也许在不经意的时刻。这条朋友圈,收获64个赞,还有十几条留言评论。2016年11月11日,光棍节,这次是献血后晒圈儿。“一天两次出血。一次在凌晨,明明剁着了手,却有些心疼,数量是4打头的。一次在上午,这次真的手疼了,数量也是4打头的。” 这条朋友圈也有65个赞和十几条留言,有献血者跟我互动了。此后,献血后的发圈互动就多起来了。2017年11月18日: 第一次机采血小板,感觉很好。干净整洁的场地,和蔼可亲专业敬业的工作人员[微笑],彼此熟悉的献血者[强](我是新人),还有交通补助,提前预约还有免费盒饭[鼓掌]。时间稍微长点儿,来去加上检验,加上采集的75分钟。刚好一上午。献血志愿者把这里作为一个选项吧!别总图省事上采血车了。[鼓掌][鼓掌]独自呢喃有一些成效,但带动作用不大。大家可以为你点赞,但不一定会追随你。途径2 直接带动开始进入血小板领域后,认识到血小板的巨大价值和稀缺性,宣传献血的意愿就更强烈了。第二次去献血小板,跟陈元峰科长交流。他提到,大学城的献血屋将重新启用,专门用于机采血小板。1月16日,献血屋正式启用,我成为了献血屋的首批血小板捐献者。为了能招募跟多的献血者,我把相关的信息在化工教师群、工大健跑团群和长清跑团群里发了一下,于是娄峰、崔灏、李显、张敬佐、房士敏几位老师来了。李连营、段义峰、季玲、安磊、韩长波、赵园园等跑友也陆续来了。献血屋在广大朋友们的支持下顺利开张了。途径3 撰文发动2018年春节前认真写了一篇文章《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总结了自己对于公益的思考,提出了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明确提出自己要把个人奉献的重点转移到捐献血小板上,也提出要把推广服务无偿献血作为2018年主要公益行动。又写了一篇《小板大爱,说说机采血小板》,站在一个献血者的角度上,以我问我答的方式去讲解机采血小板的知识,劝导读者来捐献血小板。后来,这一类的文章多了起来,只要有活动,有感受,就及时抒发,通过公众号传播。累计至今,有20多篇,十几万字之多。这些文章推送给学生阅读,对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2018年8月,一篇《空荡荡的献血屋,人满为患的医院》引起采供血系统的共鸣,由此成为《山东献血报》的专栏作者,至今已撰文十余篇。2019年初,通过征文活动,汇编《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记录这一年的光辉岁月。途径4 志愿服务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3月15日,成立了化工学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这也是我跟老陈酝酿已久的计划。我以《我与献血的缘分》作为主题,讲了二十几年前自己献血的事儿,讲了20多年前组织献血的事儿以及后来自己更多的参与献血的事儿,讲到化工学院与献血的缘分,落脚点是动员同学们参与到志愿服务和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很快,很多志愿者转为献血者,而且带动了很多学生来献血,3月份,大学城献血屋的工作进入正轨。我预见到这支队伍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为献血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学生。队长许福林是全校学生的优秀代表,由原先的不善言辞变为侃侃而谈,且能组织队伍,开展活动,撰写文字,这就是我期待他们成为的样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他这个样子,这也是我的遗憾。 途径5 典型带动

  我的高中同学马仁山获评“齐鲁最美青年”,我写了篇文章《跟着小马哥做公益》,讲到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跑马拉松,开始献血小板,开始做献血的宣传的前因后果。并带着志愿者去参加这样一场“齐鲁最美青年”发布会,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知榜样的力量,是难得的教育资源。我们一起穿上了献血志愿者的红马甲,整齐划一地坐在观众席上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当摄像机扫过,同学们都积极地回应。这是公益的荣耀,是工大的荣耀。 在这次盛会上,我讲了追随者的故事: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姜洪雷,追随着小马哥同学的脚步,我开始跑马拉松,并成立了工大健跑团;我定期捐献血小板,并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发展志愿者52名,招募固定献血者150名。欢迎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队伍。11月份,房泽岸到我们学校做宣传宣讲。主题定为国防教育及公益榜样分享会。后来他还在学生中组织了征文活动,评选了奖项,我们又一起组织了颁奖和座谈会,他对于工大学子的影响更大。 途径6 课堂宣传

  献血仅仅是公益吗?它可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德融课堂,这是学校的要求,献血宣传推广也是德育,只要把握好度,就不是问题。当把道理想通之后,我的思想解放了。主动在课堂上渗透献血宣传。先是在通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上,讲了我的公益三主张,这个推广就比较弱,仅仅带动了几个学生去。4月12日,2018第一期高级班党课,我再次抛出了自己的三个公益主张。其中献血主要讲的是机采血小板,刚好化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许福林刚好也是这批学员之一,他介绍了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为献血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招揽人员。课下作业推荐同学阅读《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说说机采血小板》等等。还是很见成效,献血屋反馈的消息,那段时间加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夏斌、郇靖等。后来的跑步课也如法炮制,效果更好。因为选跑步课的很多同学早就是我的粉丝,跟我跑步,也跟我献血,如王烨、王孝涛等人。所以课上推介也不遮遮掩掩,直接下动员令了,但只是动员,不能纳入考核内容,这是底线。期间还请夏斌来讲过一次课,他是上一期党课学员,受启发跑步,献血,一发不可收,“努力地优秀,骄傲地生活”成为他的座右铭。他也分享了他的献血故事,跑步课后,自然又有新人加入板友队伍。途径7 校园献血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5月份也是常规的校园采血的时间。按我的想法,我的献血促进活动主要围绕着大学城献血屋展开,至于献全血,由其他的人或协会去组织就好了。但王主任非常想让我们这个献血服务队来组织这一次的大规模献血活动,推脱不掉,就承担下来。学院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和其他学院团委的支持帮助下,带着志愿服务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采集工作。他们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宣传活动。举办了“热血青春---无偿献血宣讲进校园” 主题报告,在“易班”平台开启无偿献血预报名系统,在校园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手册,并在学院公众号发布志愿者服务掠影等,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无偿献血的精神传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次共有799名师生参与献血,献血量264000毫升。此外,还有50多名师生到大学城献血屋采集血小板,单次献血的人数和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校园献血活动也推动了机采血小板工作。11月份的采血活动也算顺利。 途径8 活动推动6月对于献血者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日子,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这一天,开展了校内宣传活动。并在毕业马拉松中融入了献血的元素,跑步活动的总主题定为“热血青春 铭记工大 健跑人生”。跑步跟献血做一些互动,这也是在健跑文化建设中一直考虑的一个主题,健跑与公益的结合,是我们设计活动的一般的思路。让血液中心提供了一批献血纪念衫,我们组织了一支热血青春跑团参加马拉松接力跑,同时志愿者在现场开展献血宣传活动,也将省血液中心列入了赞助单位之一,邀请樊冰作为嘉宾参加了活动。跑步队伍由6人组成,我,王烨,王洪蕾,还有化工的3个同学,李傲霜、何鹏兵和李世超,我跑第一棒,最终我们跑完的配速是520,一个有爱的数字,这是巧合,也是天意。 跑步与献血的深度结合是济南马拉松。因为大学城献血屋最初的队伍就是由几名跑者建立起来的,在献血者中建立跑团,定名“齐鲁热血跑团”,并在济南马拉松赛就可以亮相,又开辟了献血者展示自我,宣传无偿献血的一个载体和平台。在省血液中心的支持下,在宋成等校友的帮助下,设计了团徽团旗,定制了团服,确定了跑团的宗旨“我们跑步,跑出健康身体 我们献血,献出大爱人生”。动员献血者来跑步,让献血者更健康,吸引跑步者来献血,让跑步者做公益。跑步与献血相结合,也凸显了健康的理念,凸显了公益的力量。“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成为跑团成员的共识。 途径9 特别事件

  5月底,还有一件事儿对同学们触动很大。来自化工学院的郭同学,也是这一批党课学员,她母亲在济南住院治疗,急用B型血小板,但供应非常紧张,情急之下,她找到了我们,请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帮忙。献血屋这边也做了积极的沟通,让她母亲很快用上了,为了补充这一个血库,我们也在化工学院群和党课学员群里做了动员,得到同学们的积极的回应,也很快的把B型血的血小板补满仓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血的压力,好事儿办成了更多好的事儿。而这一件事儿,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血小板的价值,也认识到需求就在我们身边,新招募了板,并且大家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唯有亲身体验,方能触及灵魂。后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学城的其他高校有几次,身边的师生需要用血,刺激大学城的师生加入进来,献血服务队及时跟进做宣传发动工作,对献血队伍的扩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途径10  媒体宣传因为献血上媒体,第一次是在3月3日,献血屋正式启用的新闻,上了生活日报济南头条,配发了我的照片,享受了第一次上头条的感觉。抓紧发了一个朋友圈,目的不是炫耀,而是宣传。后来,这种情况就很普通了。2018年6月14日,省血液中心的公益宣传栏,最终把我定位“公益书记”。同日,生活日报有一期专版,介绍一些献血者,我是其中之一,后来文章发出来,叫《沉默的肩膀,有力的感召》。 12月,接到通知去山东音乐广播FM99.1录制一个献血的宣传节目,讲自己献血的故事。采访及交流的时间大约40分钟左右,播出时只剩下了不到5分钟分钟时间。这次录制的节目在山东音乐广播台播出了好长时间,声波飘到了省内的每个角落,偶尔有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微信里留言,说听到了我的声音很亲切,也很佩服我的举动。学校的微信和网站也转发了,有些老师见面后为我点赞。今年4月,生活日报再次来访,网络版的题目是《爱献血,组跑团,带着学生黄河边上上课,这个“工大雷哥”有点忙》,纸媒的题目是《这个献血屋提供了济南1/6的血小板--带头者“工大雷哥”不近视献血达人,还是个“神仙级”老师》。反响不错。很快济南电视台也来凑热闹,晚上小么哥的节目中出现了我的跑步和献血的镜头。今年6月13日,再次登上报纸,而且在山东省献血者日纪念大会上,专门制作了《美丽青春 热血工大》专题片,介绍献血服务队的事迹。我参与了现场的互动,接受主持人的访谈。跟马仁山先后登台,这次由台下来到了台上。这是宣传学校宣传献血的大好机会,我认真准备,讲得很好。而这次山东卫视再次讲解我的献血故事,则是更高规格的宣传和认可。 26年的献血者,5年的献血宣传者,我在路上,为着成己达人的理想,继续见证坚持的力量。跑步善于奔跑是人类的本能,跑得快慢取决于个体的差异。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体特点的改变处处有利于长跑,在高级工具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最初的狩猎方式就是追逐奔跑,直到猎物跑不动位置为止。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无需奔跑就能获取充足的食物,特别是现在,无需走路去买菜做饭,无需去食堂饭店,就能让食物送上家门,宅渐渐代替了走路,更不用说奔跑。

  一、跑在学生年代我的幼年时代,奔跑的回忆是在家乡的泥土地上,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追逐打闹的游戏中,那时,自在,随心所欲。没有什么理由,奔跑,是儿童的天性。到了学生时代,特别是初中以后,更多的是跑在学校的操场,因为个子最小,体育成绩总是不达标,对于跑步,大多数时候内心是抗拒的。到了高中,青春的冲动偶尔让自己争强好胜,于是在高二运动会时,一冲动报了5000米、3000米,800米三个项目,和着运动员进行曲,跑得很累,没有拿到分数,但800米最后超越的快感和5000米与同学争第七名你死我活的而战而胜之的满足感,第一次让我体验到了跑步的乐趣。后来也参加了7公里的越野跑,毕业测试1000米,竟然跑到了3分15秒满分的成绩,让自己倍感惊喜,也树立了跑步的信心。但因为学业紧张的原因,跑步没有真正进入我的高中生活。大学里的我,比较懒,跑步的高手也多,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校运会,加上有篮球足球之类的活动,跑步这么枯燥的事儿自然不会选择去做的,跑步也没有进入我的大学生活。二、工作后的日子工作以后,单身的日子里,时间充足,还会去学校的操场打球、锻炼,也跑步,三四圈足矣。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棒,连续在校运动教工组1500米斩获第一名,等到结婚成家,工作家庭社会事务缠身,人也慵懒了下来,面包圈儿,脂肪肝找上门来,身体给出了不健康的信号。1500米从曾经的遥遥领先到坚持不下来,中间仅仅隔着不到十年的时间。也想摆脱这种状态,偶尔会拾起跑步,只要迈开双腿,总会有一些效果,然而往往惰性又战胜了坚持,每一次都不得长久。这种情况每一两年重复一次,带来的反而是体重的再次反弹和更加的慵懒。 2014年,体重突破73公斤,整个人已经圆起来了,脂肪肝也找上门来,期间也横下心跑步减肥,但仍不能持久。这些日子,奔跑有之,放弃是常态。三、2016 重拾2016年1月1日,初中同学相识30年聚会之后。在同学小马哥的鼓动下,再次迈开双脚。这一次摆脱了操场与校园的束缚开始跑向公路,跑向公园。突然发现身外的世界,校园外的世界,有这么多人在奔跑。于是融入了跑团,加入了组织。一个人可以跑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跑得更久。后来,参加了各种比赛,学习了很多跑步知识。渐渐融入跑步这项运动,乐在跑途。这次开跑之后,下定了决心,生命不息,跑步不止。而且还要做跑步的记录。这一年,从迈开并不难的第一步,从冬天到秋天,走过四季,体验不懈的坚持,有高光的时刻,有失败的苦涩。跑步充盈了我的生命,让我的人生更加丰满。难忘2016年1月13日,女儿11岁的生日,凌晨,冒着寒风,迈出了人生奔跑新时代的第一步,4公里,配速8分。 难忘那个清晨,雪后,零下十八度,脚步踏在坚硬的残雪上,都留不下印记。呼吸的水汽凝结成白色的须发,把我装饰成圣诞老人。难忘那雾霾相伴的春天,差点儿停下来的脚步,体验坚持的不易。难忘初夏那场差点要了命的运动会,反而乐享跑步的成果。难忘5月14日的第一个半马,美在森林公园。难忘旅程中跑过的灵山岛,看到美丽的日出。难忘生日当天的42公里奔跑和一辈子的约定。难忘加入长清跑团,见证团队的力量。难忘初秋那一场说走就走的马拉松,首马必崩,品味失败的苦涩。难忘深秋的首个超马,聆听雨中的节奏。难忘环保课后,同学们为了挣分奔跑在校园。  四、2017 速度这一年,是快速奔跑的一年,认真对待跑步,也从中获取了很多欢乐与慰藉。这一年,无锡马拉松,全马成绩进入330,这是可以吹牛一辈子的成绩,恐怕再也难以逾越。这一年,北马中签,天安门的国歌,长安街的奔跑,一辈子的荣耀。这一年,超马长距离的突破,泰山T60的轻松,所有的赛事都很顺利,达成了一个个目标。这一年,身体变得更好,有了二十年来的最轻体重。这一年,校运会,打破5000米记录,获得4项冠军,达到顶峰。 这一年,跑步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走到哪,跑到哪,旅途中多了一份收获。这一年,跑在圣地延安,体验不一样的尊崇。这一年,带动孩子长跑,从5公里的突破到10公里的冠军,跑步让她更加自信。 这一年,更重要的,是从个人走向集体的一年。跑得时间久了,个人小于所成,成己的过程是蓄积能量的过程,能量蓄积多了,就想着释放,成立了工大健跑团,在学校刮起了一场跑步的旋风。跑步,从成己走向达人。5月19日,工大健跑团成立,大事件!从此,校园,园博园,多了一抹“工大蓝”。 送别毕业生,跑在禁毒日,纪念党的生日,奥跑园博园。初始约在老师,后来达济学生。 五、2018 辉煌对于健跑团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年度。这一年来,从年初的集体活动到年末的接力跑,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见证了健跑团的成长成熟,这个过程中,也重新发现了跑步的价值。达人于学生,是在工大炫跑团。从跨年接力吸收学生参与,到校运会首次设立半程马拉松项目,带着学生跑,成为大家的共识。毕业马拉松,校庆马拉松,一二九荧光夜跑,成千上万人次的参与,让校园奔跑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亮。泰山马拉松,青岛马拉松,海上马拉松,以及一些小型的半马赛事,同学们能自行组队参与,开始在校外的马拉松赛场扬名立万,奔跑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年,编写了《健跑撷英》,跑步进入课堂,跑步与献血在济南马拉松完美结合,跑步与校庆的完美融合,跑步与毕业的深度结合,让健跑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内涵。 这一年,发现跑步可以作为家庭生活的润滑剂,特别是爱人张旋的奔跑兴趣被极大调动起来,跑步也成为我们家最重要的话题,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而和谐。这一年,春节,在家中推销跑步,见面当荐跑。这一年,参加了数次急救知识培训,海上马拉松,华山马拉松,承担2次急救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急救跑者。帮助别人,也是跑步“达人”的途径。 年末回首,这一年走过,没有太多遗憾。六、2019 坚持跑步变得简单,陪跑成为常态。足迹从平地跑到了山间,两场越野跑,体味到不一样的乐趣。一场是狂欢,一场是孤独。健跑团的热度下降,很多奔跑的人停下了脚步。小团队越来越活跃。已经不再满足于济南市,脚步跑向了省内的马拉松赛场。徐州马拉松,一帮学生参与,东营马拉松,师生共同参与,终于有工大的女性完成了全程马拉松。而一个半月后,他们就可以单飞了。参与了一期百日跑,顶着压力,发起了2期百日跑,让很多的亲朋好友跑起来了。百日不易,见证坚持的力量。七、跑步之达人关于跑步之“达人”,在2018年末的跑团年会上,我的致辞《发现健跑的价值,创造工大健跑文化》是这样讲的:达人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跑步如传销,要给别人洗脑,你得有知识储备,有巧言令色,还得有亲身示范。而这个“人”字,首先是自己的家人,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跑步,除了让获得健康的身体,还有助于下一代的培养,很多带着孩子去跑步的老师都有了这种切身的体会,而全家一起跑,还能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跑步环境,让跑步成为家庭的润滑剂而不是矛盾的导火索。其次是自己的圈里人,不要畏惧他们怀疑的目光,真正的受益者会感激你一辈子,我们中很多人从肥胖的身体走出来,从疾病的痛苦走出来,从抑郁的边缘走出来,从跑步中获益。而且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大家对于跑步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只要方法得当,你会成功诱导他们“入坑”的。第三部分人,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健跑团的初心要回归教师的初心,教育的初心,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群体,他们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都不算好。而跑步是安全的兴奋剂,给他们适当注射一些,能提高活化度,他们会在各方面表现优秀,今天坐在这儿的几位,炫跑团团长王烨,跑的多,跑得快,组织活动多,学习成绩班级第一,还参加各种大赛;工大马拉松第一人王孝涛,是年级的首批党员。这两个人今年献血分别为7次和15次,已经可以捧得全国无偿献血铜奖银奖。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跑步对于人才培养只有促进作用,不会扯后腿。所以今天我们特别请了很多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来,是希望在大家心中植入一个理念,一个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爱跑步,这个学院的学生跑步也差不到哪儿去,这个学院的学生整体表现也差不哪儿去。八、跑步的育人价值思考关于跑步的育人价值,前期做了一些思考,整理如下:跑步对于育人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当今大学生所欠缺的一些精神、素质,很多可以通过跑步来获取或改善。首先,跑步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身体,没有好的身体做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呈现下滑的态势,很大程度上是学生不愿意运动,不愿意跑步所致。其次,跑步是一种意志力的训练。这是一项艰苦的运动,需要突破自我,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跑步的过程是艰辛的,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久而不运动的身体会产生自然的对抗。很多时候还需要同天气斗争,与外部环境斗争,与密集的时间安排斗争,更需要与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做斗争。斗争的过程,就是磨练成长的过程。如果是挑战一次更长距离,比如10公里、半程马拉松或者全程马拉松,这个过程的坚持对身体和心理是巨大的挑战和摧残。有人说,一个跑过马拉松的人,心理是无比强大的,在各方面都很难击溃他。第三,团结,现在很多的跑步活动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一个人可以跑的更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跑的更远。工大炫跑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已经带动很多同学突破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学生在社团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比如工大炫跑团团长王烨,非常主动的去做跑团工作,在发展跑团的过程中,结交了一帮校内外的朋友,收获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他们从团队中获得的收益也是很大的。第四,帮助别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当一个人从跑步中受益,他肯定会有输出的愿望,能拉动一个人跑步,就有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成就感。而带动发动过人他人的过程,是这个不容易的过程,能锻炼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第五,跑步可以跟公益相结合,焕发出更大的力量。跑步可以跟环保结合,我们可以通过plogging(一边跑步一边捡拾垃圾)这种形式来让大家参与环保的体验。跑步跟关心儿童结合,我们组织参与了爱在538公益跑活动。此外,还有为爱义卖奖牌,为捐建小学筹款捐献步数助力活动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跑步与献血结合,诞生了齐鲁热血跑团,亮相2018济南马拉松赛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第六,跑步还是一种润滑剂,让班级关系更加友善,人际关系更加协调。因为通过跑步可以有更多的交流的机会,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和空间,共同的爱好,可以让大家缩短心灵的距离。当前大学生比较宅,即便在网上,也少有交流,跑步创造的这些机会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比较欠缺的。第七,跑步还能锻炼学生运动工具的能力。如使用APP的能力,写作的能力,等等。跑得久了,会有表达的想法,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他们会主动地讲自己的跑步故事和心路历程,跑步与写作相结合,就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所有的体育课包括的项目里,跑步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项目。几乎不需要场地和器材,利用学校的运动场和校园道路就能开展,所需要的力量训练也可以徒手或者借助校园的室外健身器材进行。如果举办各类活动,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化运作来解决资金问题。刚看到一条消息,浙江大学把体育课的课时增加到156学时,大学一到三年级都是必修,四年级也要修学分。去年,一则《男生一学期必须跑168公里 浙大在校园里培养"跑男"》的消息刷屏,浙大持续推出这些举措,就是会因为他们看到了体育的价值,跑步的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越是好大学越重视体育课。清华大学有句口号,无体育不清华,我们也想喊一个口号:“无奔跑不工大”。这也是我对于跑步价值的思考,因为有价值,所以我推广,我坚持。

  写作我们的写作始于小学乃至幼儿园阶段,中文英文都有正规的训练。从高中毕业开始,中文写作的训练就停止了,而最终的结果是多数中国人不愿意写东西,说明学生时代的写作训练是失败的。不愿意写,是常态。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加剧了这个问题,最初博客流行的时候,韩寒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有很多思想深刻的文字。后来微博发展起来,入住了一批娱乐明星,不超过140字也顺应了人们不想写长文的需求。现在我们在微信QQ上交流,丰富的表情包,又代替了文字的功能,导致人们越来越不愿写。但写作是有价值的存在,即使在这融媒体时代,文字的力量仍然强大。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号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写作之“成己”我也不属于爱写文章的那种,很多时候是逼着自己干。最早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写日记,是属于自己的文字,在高中时代坚持得还好,到了大学,断断续续的,工作之后,有工作笔记,笔记常有,因为工作常有,偶尔也写工作日志,但总是断断续续,少了些总结和反思,工作水平就提不上去。另外就是写日常生活,早年在搜狐开过一个博客,洪哥的自留地,坚持写了接近两年,给孩子也开了一个博客,记录她的成长,不到两年,两个博客后来同时中断了,自留地荒芜了。QQ空间十篇八篇的日志,也有几条说说。再后来有了微信,从2014年起,偶尔微信朋友圈发个图片,写个心情,也没能做到事事儿都记录。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就会被遗忘,甚至关于孩子成长的一些记忆也模糊了。再到后来,因为上课的原因,建设课程网站,开课程公众号,写一些跟课程相关的文字,如教学的设计,与同学们沟通教学的体会,等等,也积累了一些文字。2018年初,跟女儿一起开了个人公众号“子曰雷语”,本意是记录展示她的研学日志、作文,活动心得等,我则记录跑步、公益,工作。后来孩子学习忙起来,不见了“子曰”,只剩下“雷语”。干脆改名“洪哥雷语”。目前,这个公众号是我的主要写作阵地。多数是我的原创作品,偶尔有学生的作品,有100多篇了,今年寒假,稍微整理了一下,累计起来得有五六十万字。2018年这些活动相当多,产量高一些。2019年稍微少了些,中间有段时间懈怠,加入千字文训练营激励自己,数量又上来了。记录,是为了不被遗忘,也是及时的总结反思,也会后来的自己储备精神力量。常有人问我,写这么多文字,哪里来的时间?这里面有诀窍,一是善用工具,我常用的工具有美篇、讯飞输入法,美篇用来做图文记录,讯飞输入法实现语音录入,非常迅速。二是合理利用时间。我经常在班车上写作,采取看图说话的方式,先找一些活动相关的图片上传到美篇,然后对着每张图片说话,串联活动的进程,最多的一次,80分钟的班车旅程,我用语音录入了1万多字。跑步时如果有了灵感,也会边跑边写。回到家,再用WPS整理一下,发到微信公众号上,就可以了。因为这些文字多是流水式的记录,不需要很深入的思考和查证资料,一般每小时可以处理1500字左右,一个周末,一篇万字文章,可以轻松完成。写了这么多,因为没有刻意去训练写作,水平未见提高,仍然只是记录生活,偶尔加一些所思所得,故而这些文字,适合身边的人看。一些文章在献血圈、跑步圈特别是学生圈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有充分的互动,但没有大规模的传播,除了一篇阅读量过万的《最美老婆养成记》,几篇过千的如《空荡荡的献血屋,人满为患的医院》《能写万字文,敢跑马拉松,学研俱精通,齐鲁工大有个专业叫“能动”》,多数阅读量在几百次,属于“小众”型公众号。二、写作之“达人”1.问题当前,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是个现实的无奈。我的一个学生,现在是某企业的中层,来学校搞校招的时候,很严肃地跟我探讨,“姜老师,咱们现在不开语文写作课吗?怎么现在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写?”注意,他的用词是“什么都不会”,我明白他所指。小到请假条,工作计划总结,写上三五句话就会出现错别字,病句,这是常态。大到专业文献的写作,产品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说明,等等,更难以驾驭。这反而说明,用人单位对于这点是相当重视的,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会写的能力,就能在未来的择业和就业中获得竞争的优势,其实在学生时代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特别是在毕业环节,每一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都是崩溃的,不但要应对整体设计、计算的错误,还得兼顾具体到语义的表达,标点的使用,经常是改到无从下手,不辛苦才怪。但这是已经为时已晚,平时的训练没有,他们怎么会有相应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去渗透写作的训练,一些专业课应该尝试让同学们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对某一专业问题的认识,做原创性的写作,哪怕一门课只布置一次这样的作业,多门课的综合训练下来,也能获得提高。实验课,要有设计性的,这类实验没有现成的模板,逼着他必须自己去写,验证类的实验,套路式的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多数同学会一抄了之,只填上自己的实验数据而已,至于为什么这样,如何表达,他不会关心,不认真做,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把写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里有很多活动,每一次活动之后,动员学生写上百八十字的活动体验,他会用真实的表达而不至于去复制拷贝,写的多了表达自然就流畅了,也能出口成章了,还能巩固活动的成果。而所有这些训练应该体系化,但需要共同努力。我曾经围绕这个主题写过一个教研项目,最终没有得到立项,也把相应的意见向上反馈了,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对策那就先从自己能说了算的领域做起。(1)环保课最初发动学生写作,始于通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选课一般采用“作业+考试”的形式考核。2008年前后,我让同学们做环境专题研究,开了一个搜狐博客交作业,结果发现,多数内容是抄袭的,很不爽,但很难根治,也意识到,同学们写不了有深度的专业文章,更何况是为了应付通选课,更不会认真去做。那就干脆降低难度,让他们写环境调查报告,写活动体验,难度降低,同学们的写作热情高了一些,而且这些东西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不容易抄袭,虽然写的质量一般,但总体上是原创居多,只要原创,哪怕再差,也给予肯定和鼓励,只要是抄袭,就无情地批评,这对于端正学风也有好处。把这些作业写到哪里?是个问题,我不喜欢纸质版的文件,也不喜欢word版的文件,我希望同学们写的东西是面向全体的,是人人可以参与检验的,于是从2008年起,辗转用了好多网络平台。这一部分有点儿絮叨,绿色字体部分,可以忽略跳过。搜狐博客出了问题,又开设了一个网易博客。同学们可以在上面图文并茂地展示的学习成果,我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上写批阅点评意见,一些同学写得很好,得到肯定后,就很乐意去做,也积累了不少优秀作业。可惜,最近网易博客关门了,这些作品也找不到了。后来迁移到QQ群的群空间,让同学们以空间日志的形式提交。缺点是群是封闭的,对外展示不方便。后来群空间的功能弱化,这条路也被堵死了,当时写的有些文章还能看见,当时觉得挺好,但现在看,一般般。外面的载体不靠谱,2013年,下决心建了课程网站,用的是discuz平台,论坛形式的,这其实也是别人家的工具,放到了我们学校网站上。以我这看不懂代码的人,费了不少劲,竟然把网站搭起来了,而且模样还不错。这个网站实际上就是个论坛,非常适合做课程用,同学们以独立用户在网站上发帖写作业,可以图文并茂,还可以互动(当然这个功能用得比较少),老师可以直接贴上批阅标签(优秀,一般,良好,较差,抄袭可耻),用评论功能写评语打分。虽然统计起来麻烦,但对于展示课程和交作业,很有帮助。但用了有3年多,可能未对主程序升级的缘故,也开始出问题,频繁地死机,据网络中心说,还经常受到攻击,后来图片上传功能失效了,怎么也改不好(我确实不懂代码啊!),不得已,又把这个网站放弃了。这段时间的作业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人均达到了5篇!后来又找来了美篇,也是为了给同学们推荐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的工具,统计作业批阅作业麻烦了很多,但还好,至少可以用。后来开设了课程公众号,将作业通知、考勤等整合到上面。部分优秀作业在上面展示,我也会分享到朋友圈,偶尔还有打赏,打赏金发给同学们,他们也很高兴。这些载体和平台都是跟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采用的,现在更合适的是网络课程智慧平台,下一步准备用上它。环保作业采取设最低要求,上不封顶的模式,同学至少写1篇合格作业,鼓励多写,多写多得分,2017年上半年的选课的王琳琳同学,一期课程下来,写了十几篇作业。每一篇都是精品(王琳琳:最好的礼物,特别推介此文,请点击阅读),单靠写作就拿了300多分。也就是说,她一个人可以完成5个人及格分,三个人的满分。这种激励措施让一些同学重新发现了写作的乐趣,环保课也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2)跑步课跑步课开设的较晚,用了环保课的套路,要求交一篇作业,记录自己课堂所学和课下训练情况,以及参加比赛活动的心得体会等等。用的是美篇APP和公众号,两个学期下来,也收获了一些不错的作业,进行了汇编。(3)党课每次高级党课,我都讲其中一次。从去年开始,为了提高党课的效果,也是受到环保课作业的启发,开始布置作业,其中就有写作的内容,要求写党课收获体会,连续三期下来,字数要求是800,1000,1200,不断加码。提交方式是美篇,我会给他们打分,作为满分10分加入总分,所以学员很重视,写的作业质量很高,3期下来,只有1次抄袭出现。我把其中的优秀作业进行了汇编,取名《雷语过后》,已经有3集了。看看同学们的反馈意见:(4)能动学生到了能动学院之后,2018级只有一个班,可以作为试验田,实现自己的一些教育理念。2018级入学之初,就给他们定了十项能力训练指标“善跑、明道、至诚、能说、会写、善谋、敢创、广交、博览、精专,融汇成“融育工程”,其中“会写”是我非常看重的素质。真正的训练从11月份开始,第一个作业写感恩信,没有字数要求,多数同学七八百字,最少的200多字,我本以为会有三五千字或者万字文出现,但没有。质量吗?较差。格式?很糟糕。第二个作业是去金鸡岭热电厂去参观,写考察报告,其实也就是写写参观体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他们写了参观体验,这比上一个好了一些。第三个作业是写生涯人物访谈,这是他们的一个课程作业,因为前期对接较好,这个作业质量高多了,最后是专业调研报告,虽然多数内容是搜集的,但至少从格式上好多了。每一个作业都看到了进步,这就是训练的成果,也是我想要的结果,所有这些感受,写到了《参观金鸡岭热电厂》的序言里,取名《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2019年寒假,给2018级同学们布置了一个“非常7+n”的作业,其中有三个写作的题目。分别是大学初体验,个人总结规划,还有写自己的家谱。《大学初体验》最终形成汇编本,最低要求3000字,最长的写了13000字。2019年,暑假,组织同学们来郓城开展社会调研,要求他们每个人写一篇5000字的调研报告,多数按要求完成了。2019级同学还没入学的时候,就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写个人成长史。字数要求8000字。老师们有疑问,8000字,是不是多了些?太难了。我坚持了我的意见,有字数要求的作业,无论是3000字,还是5000字,80%的同学会勉力完成,字数误差上下5%,10%的同学会放开去写,甚至超出几倍的字数,10%的同学不能完成规定的字数。同学们能力是差不多的,也很有潜力,不逼一把,就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事实告诉我们,将目标定得高一些,达成率也不会差。何况11天时间写8000字,也不是太难。想当年我女儿为了赶作业,曾经有过一天写1.8万字的经历,那时她只是一名初一学生。相反,定一个高目标,让他们在开始时感觉自己在从事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最后发现自己竟然能高质量地完成,也能让他们体验到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能力,不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吗?破茧成蝶,就是一个改造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能动必须优秀,要成为一种自觉,必须突破自我。作业通知发出去,有反映强烈的:“老师你确定不是多写了一个0?”多数人默不作声。有几个很活跃,不停地交流写作的进展情况,比如马骏,8月10日就跟我单独交流写作的情况,他提前一天完成了,单独发给我,写了接近9000字,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文字优美,思考深刻,是一部上乘的作品,单独给他做了指导,主要是格式方面的,增加了二级标题,提炼总结很到位。要是每一部作品都能这样,那这个作业就完美了。征得他的同意后,发到了学生群里,一片赞叹。马骏在文末这样说:当对大学满怀憧憬的我知晓录取的学校与专业便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齐鲁工业大学能动新生群这个大家庭中。富有情怀的老师,热情的学长还有青春焕发的同学们令我感到满满的亲切感。加入“动力工厂”之后更发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成绩是每一份汗水共同汇聚的结果!看到要写一篇八千字的文章,刚开始的感觉是有压力且毫无头绪的。但当静下心来,踏上这段记忆旅程时,昔日的一幅幅场景又不由自主地从脑海闪过,一言难尽。感谢一路上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陪伴,老师的教诲,以及一直在我身边加油鼓励的朋友们。不禁感叹时间飞快,如果不去珍惜,一回神可能已青春不在。接下来的生活也许没有高三阶段那么艰苦,但仍不能懈怠。期待开学与老师学长同学们的见面!  开学的当天,每个人的成长史单独成册,由学生作为自己成人的礼物亲手送给家长。这本书放到了报到现场,领导们点头,媒体也纷纷点赞。(5)跑者与献血者2018年,鼓励工大健跑团的跑友们写文章,汇编了一本《健跑撷英》,收集了二十余位跑友的文章,或长或短,或文章或诗歌。健跑工大,成为一种文化现象。2019年初,面向大学城献血屋的献血者和工作者,汇编了一本《爱在大学城献血屋》,讲了2018年发生在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爱在心中,暖流涌动。(6)意外收获2017年寒假,将环保课的一个作业《村居生活状况调查》拓展到大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最初面向化工学院做,后来轻工学部也加入进来,收集了不少好作品,其中赛福涛的一篇被选中参加山东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3.问题之外的问题改进大学生写作训练,或许还有别的办法,肯定也有老师在做努力。但多数老师没有去做,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件极其费时费力的事儿。要增加相当多的工作量。比如批阅作业,仅党课高级班两个学期有700多份作业,每份作业800~1200字,多的3000字,粗略看一遍每篇也得两三分钟的时间,还要再写一点评语,单单就这项工作大概需要耗费两天以上的时间。何况没有人强求去做,做了也不会被额外认定工作量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教师没义务,大多数学生没需求,不感冒,看似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儿,值得做吗?从学生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讲,值!那就该做。让“会写”成为工大学子的特色标签,这是我的希望,也应该成为全校上下发力的方向。大家一起写起来,见证文字的力量,坚持的力量!党课这帮学生的心气很高,给他们上课得把握好火候,捧摔结合,拿捏得当。上一堂走心的党课。(记一次走心的党课)我会首先表扬加肯定,把他们捧的高高的。然后通过应知应会知识小测试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既知道自己是优秀的,又知道自己与组织的要求有欠缺。这样他们就能回到现实中来,认真的听我的指导。首先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组织制度与纪律》这个来不得半点含糊,要把知识讲明白了,讲透了,还得讲得通俗易懂。我找了一些小视频,快速地讲解知识点,用了“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些案例说明什么是六大纪律,违纪有哪些现实表现,同学们很容易就懂了。在作业中让同学们抄写陈毅的诗《手莫伸》,也是深化对党的纪律的认识。其次要给他们讲道理,人生之道,大学之道,成才之道。讲道理容易空洞,题目选定《认清我们自己》,列举我们身边存在的不好的现象,让大家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讲外界对于我们毕业生的要求和期望,让大家知道努力的方向,再提供训练的途径----十项能力训练指标“善跑、明道、至诚、能说、会写、善谋、敢创、广交、博览、精专”及其实现路径,这样,该怎么做才能成人成才,就明明白白了。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要他们推荐自己的一些主张,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载体和训练机会。第一,做公益,做公益也是为了培养社会责任感,为了明道,实践形式实践载体我推荐无偿献血,学生应有可以献血的身体,也有一腔的热情。但缺的可能是对这件事情的正确认识,还有一些恐惧。如果他们克服这一点,他们就会进入献血者的队伍。我会给他们讲我的献血的经历。外面就有一个大学城献血屋,讲当前的血荒。这个不须强制,点到为止,然后自然就会有人追随了。后来如果有紧急用血的情况,可以在群里发布一下信息,出于侠义之举,很多同学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自然也就加入了献血队伍。在这个领域,不会是全部追随过来,有一部分就可以了,z最近一期党课,我从同学们的反馈中惊喜地看到,半数以上的同学在作业里面表态自己将会去献血。而大学城献血屋也反馈了同样的信息,献血的新人多起来了,能够超越普通学生群体的献血率,就体现了这个群体的先进性。第二,跑步。多数人不愿意做,那就强制去做。先用一个没有难度的可以完成的距离作为考核的要求,并引导他们加入跑步群,自然有人进行劝跑,进一步引导他们去突破更长的距离并坚持下来。此外结合学校正在举行的活动,设计一些如毕业跑、校庆跑、国庆跑之类的活动,吸引带动他们参与进来,从中体验跑步的乐趣和荣耀。坚持一段时间,跑步就能形成习惯。最终的结果不会是所有人都能坚持跑步,有一部分跑起来,也就可以了。第三,写作。单靠引导不行,必须强制。强制必然遭到抵制,这是正常现象,要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乐趣,给他一个容易写,易于发挥,还能触及他内心的题目,写上党课的感受,跑步的体验,献血的体验,这些东西都非常真实。再教给他正确的写作方法,给他以工具,比如讯飞输入法、美篇、扫描全能王。让他感觉有新鲜感。初始觉得难,写起来就收不住。只写作业还不行,还得提交写作业的感受和体会,进一步深化他对作业的认识,理解老师的初心。对于已经提交的作业,认真的批阅反馈给他批阅意见。给他一个很高的肯定,让他有成就感,相信很多同学会重拾手中的笔,写出更漂亮的文章。跑步和写作都是课外作业的内容,这份作业也是我的得意之作。(一个神奇的作业)如此一次党课下来,学员们会收获满满,自己的教育目标也能实现。听听同学们的反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成己达人,是双向的。吉雲東:第一次党课真是最走心一次,主讲老师是姜洪雷老师,以前上过初级党课,对党的只是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可是这次的课程又重新使我对党的认知有了新的提高,而且姜老师(洪哥)的讲课风格如山间的一股清流,与众不同,句句直戳我们的内心,可以说把在座的大部分的同学的三观捋的直直的,也正是他那种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颇多,更使我受益匪浅,姜老师在上课的同时的对我们进行间接的引导与教育,这也使我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给我们推荐了许多高效的办公软件,还鼓励我们积极锻炼身体,积极献身公益,我觉得姜老师这种以身做的榜样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确,我们身边不缺少像姜老师这样的积极的人,但也有深处困境,不能自拔的人,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要让我们去帮助更多的人,为人民服务,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姜老师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够聚是一团火,散则满天星!

  师者,教书育人,如同栽植培育一棵蒲公英,用心浇灌,最终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花儿成熟了,结出种子,这时每粒种子里已经植入了教育者的思想。种子飞走了,携带教育者的基因,以及独有的变异,总有一些会遇到合适的环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绚烂某一方土地。这就是教育者的价值。

  全文完

每年有两次的机会给齐鲁工业大学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同学上党课,每一期都有300多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堂,把全校最优秀的一群同学聚集到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的那一份专注,那一份期待,都会带给讲台上的我无限的动力。这是学校最好的课堂,我会精心准备一个制作精美而又逻辑严密的课件,把心中想跟同学们交流的话充分的表达出来,做一次倾情的演绎。授课的过程中,只需一次目光的交互,就能感觉到

每年有两次的机会给齐鲁工业大学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同学上党课,每一期都有300多人。这是我非常喜欢的课堂,把全校最优秀的一群同学聚集到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们的那一份专注,那一份期待,都会带给讲台上的我无限的动力。这是学校最好的课堂,我会精心准备一个制作精美而又逻辑严密的课件,把心中想跟同学们交流的话充分的表达出来,做一次倾情的演绎。授课的过程中,只需一次目光的交互,就能感觉到

相关推荐

评论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